青海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亟需打造品牌 - 饮食文化,饮食典故 - 温室网-温室餐厅,阳光温室餐厅,生态餐厅,日光温室,屋顶花园-温室网 WenShi.Net

温室网

热门搜索: 生态餐厅  温室  绿色蔬菜
您的位置: 温室网 > 健康饮食 > 饮食文化 > 正文

青海乡村旅游发展前景广阔亟需打造品牌

近日,在有着“千亩大棚油桃基地”美称的兴平市西吴镇来祁寨村,栽了2个大棚油桃的董悦丽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不,又有一辆从青海开来的大卡车停在了她的大棚跟前,点名要她棚里的油桃。这位一向种惯了小...

  近日,在有着“千亩大棚油桃基地”美称的兴平市西吴镇来祁寨村,栽了2个大棚油桃的董悦丽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这不,又有一辆从青海开来的大卡车停在了她的大棚跟前,点名要她棚里的油桃。这位一向种惯了小麦玉米的农家妇女做梦也没想到,她现在也可以坐在家门口等着客商来上门送票子。提起这些,她乐呵呵地说,这都是大棚油桃协会给我们带来的商机呀。有协会提供的“金点子”,我们的油桃就不愁销路了。董悦丽一家4口人以前仅靠几亩薄田度日,全家年纯收入才3000多元,日子过得很不宽裕。2004年她加入油桃协会后,种了两个大棚,通过协会提供的苗木和技术,开始从事油桃的栽培作务,至今全家年纯收入过2万元,过上有滋有味的生活。以来祁寨村油桃协会为平台,西吴镇的大棚油桃已发展到2000多亩,从事油桃栽培的农民达4000多人,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该镇农民带来收入1200多万元。

  兴平市委、市政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专业协会为载体、以富民兴农为目标,截止目前,兴平市已发展各种规模的农村专业协会14家,带动农户32000多户,范围涉及科技服务、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冷藏业等多个行业。在引导规范各级协会开展活动上,该市按照“农民自愿、农民自发、农民自管、农民自足”的原则,着力为农村经济组织发展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各种法律咨询和政策服务,在全市迅速形成了各级协会活动有场所、管理有规章、经营有产业、服务兼收益的良好局面。特别是兴平市农产品保鲜贮藏协会收购农民的蒜臺、苹果等农产品达7.8万吨,解决了群众的销售问题,支付给农民的收购款达2.3亿元;兴平市大蒜产业协会生产的“亚虎”牌蒜米已成功出口韩国,实现了兴平大蒜加工出口国外零的突破;以兴平清水莲菜产业协会为依托,由过去在田阜乡段家村种植的5亩清水莲菜到全市的5000亩,形成了“无公害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机械化采收、统一化销售、品牌化经营”的新格局,群众的经济效益非常明显。

  我国节假日制度调整后,小长假增多,带薪休假制度也全面实施,给人们的度假生活提供了更加多样的选择,加之人们旅游消费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体验性的休闲型、享乐型和学习型旅游度假方式,这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结合部、农业文化和畜牧业文化交汇地带的青海,集田园风光和独特自然条件下的草原文化于一体,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丰富资源,具备加快发展这一产业的基础条件,但是,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和品牌优势,青海省发展乡村旅游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引导和解决。

  --青海发展乡村旅游的现状

  乡村旅游是以良好的乡村生态环境和浓郁的民俗风情为依托而发展起来的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消费群的体验性度假方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青海农牧区基础设施条件大大改观,以“农家乐”“牧家乐”“生态旅游”“休闲旅游”“体验型农业”等为主的旅游服务项目在青海如雨后春笋般急速成长。

  据青海省旅游局政策法规处处长张树民介绍,近几年,青海乡村旅游发展很快,不论接待人数还是旅游收入,年增长率都在15%以上。目前,青海省以乡村风味特色经营和乡土民俗文化为载体的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接待点已达上千家,其中大型茶园、风情园数百家,直接就业人员4000多人,年接待游客280万人次,占青海省旅游总接待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乡村旅游的发展,促进了青海农牧产业结构的调整,为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同时带动了农牧民就业和增收,提高了农民素质和乡风文明,改善了居住环境。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小庄村为例,这个仅有146户、550人的小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发展民俗旅游和农业观光旅游,至2007年,其游客接待量已达38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000万元。旅游业的发展也推动了产业分工,旅游业逐步成为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

  由于乡村旅游适应了城市居民旅游休闲消费取向的需要,接待的旅游团队和自驾车旅行的数量越来越多,为了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青海省先后制定了促进乡村旅游向规范化服务、品牌化经营方向发展的一系列措施,规范和引导这一行业的发展。但到目前为止,除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绿色家园和互助县古城村等为数不多的几个点挤入首批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外,大部分地区这一产业还存在着发展瓶颈。

  --青海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青海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状况,业内人士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目前,青海大多数乡村旅游项目是村民依托农田、果园等乡村自然资源自发开展起来的,层次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青海乡村旅游没有形成规模,特色不鲜明,无序竞争的情况比较严重。

  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几间房子,几张桌子,喝喝茶,打打麻将。这是人们对乡村旅游项目最形象的描述。”张树民认为,青海乡村旅游开发依然停留在档次低、质量低的层面,与农牧业发展结合不够紧密,对休闲农业和观光农业等旅游产品的深层次开发不够,忽视了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的开发利用,导致这一产业缺乏独具特色的休闲项目和拳头产品,缺少“只此一家”的独特之处和浓郁的农家特色,不能满足群众对乡村旅游的期待。

  三、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

  当前,制约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问题是基础设施落后。首先,乡村建设基本上停留在自然、自发状态,缺乏统一规划和要求,街道、道路标识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导致旅游者在有些地区因看不到路标而找不到目的地,也有些地方驾车行走艰难。其次,乡村的客房卫生条件差,尤其是厨房和厕所的卫生条件与国家标准相差甚远。乡村旅游经营者将眼前利益看得过重,只顾眼前凑合接待,没能很好地考虑将基础设施改善后将会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更没有考虑如何将乡村旅游持续地发展下去。

  四、乡村旅游管理人才欠缺

  乡村旅游接待点的管理队伍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缺乏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一般从业人员也因为缺乏培训而服务不规范、不到位,标准不统一,相关部门对行业的管理指导也还没有完全到位,这也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许多经营者对乡村旅游的特点认识不足,不懂得如何去钻研相关业务,不懂得去揣摩旅游者的心理,错误地认为旅游者看见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就行了。正是这种错误的思想使从业人员根本就没有钻研和学习知识的欲望,导致从业人员旅游业务知识贫乏。

  --青海省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鄂崇荣认为,处于培育阶段的青海乡村旅游业,需要政府各部门的协调联动,加强规划和引导,也需要经营者树立品牌意识和长远发展意识。

  一、加强规划和行业管理。首先,要加强对旅游规划的认识,做好乡村旅游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通过规划,可以使景点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相互协调,避免无序开发、重复建设;乡村旅游规划应与乡村本地特色结合,加强本地村民的参与,充分利用自有设施,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保持乡村原有的文化特色。与此同时,应特别注意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问题,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规划。

  其次,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和监督,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维护旅游市场秩序。要建立完善服务标准、旅游投诉制度和旅游行政处罚制度,建立起高效、有序的行业管理体系,使之逐步规范。

  二、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在发展乡村旅游中,一定要重视地方传统民风、民俗、历史风情,突出当地民族文化特色,要精心设计乡村旅游项目和游客参与性活动,丰富旅游内容。

  三、走借力发展之路。根据国家旅游局“百村示范千村推进”工程的要求,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农牧业发展规划,争取从道路建设、环境改善、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发展等项目上予以支持,重点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基础的乡村旅游示范村。

  四、予以扶持,简化手续。目前青海省乡村旅游处于市场培育期,仍是微利经营,需要政府的扶持:参与乡村旅游区(点)开发、投资额达到一定数量的企业,应作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扶贫龙头企业看待,享受国家制定的相关扶持政策;贫困乡村在规划指导下进行乡村旅游项目开发,应在申领扶贫开发资金或贴息贷款等方面予以支持;乡村旅游点的道路连接线建设,应纳入交通部门的乡村道路建设规划之中,并优先解决;乡村旅游点的水体面源污染及环境治理工程,应纳入农业部门开展的“乡村清洁工程”之中,优先得到支持;对纳入统一管理的乡村旅游接待户,只办理工商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和健康证,税收方面实行定税,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给予最大程度的优惠。在经营户房屋统一改造、统一建筑风格的建设中,规划、土地等部门应减免相关费用。

  五、加强培训,努力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素质。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发挥教育、农业科技、旅游等各方面的力量,通过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对乡村旅游经营者进行文化知识、农业科技知识、旅游专业知识、经营管理培训,使其在创新理念,提高文化素质的同时,不断提高经营旅游的技能和水平,促进乡村旅游不断向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六、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做好服务。青海省多数乡村旅游还处在分散经营、自主发展的初创阶段,服务水平、管理经验、经营手段和营销策略还较缺乏。全省各有关部门应该全面协作,才能更好地发展青海的乡村旅游。

[责任编辑:邓琳]



最新图文

  • 12月17日海晏县积极打造生态旅游
    12月17日 海晏县积极打造生态旅游

    青海海晏县地处美丽的青海湖畔和金银滩草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而近几年来,海晏县立足县情,把旅游产业确立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努力打造生态旅游项目。李永忠是海晏县旅游局局...

    海晏县积极打造生态旅游
  • 12月11日新农村的生态旅游之路
    12月11日 新农村的生态旅游之路

    重庆市巴南区双河口镇北隘口村村党委副书记王力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不少地区经济发展的新契机。重庆市巴南区双河口镇北隘口村近年来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大打生态旅游牌,走生态农业之...

    新农村的生态旅游之路
  • 08月12日游贵阳 享清凉
    08月12日 游贵阳 享清凉

    游客在长坡岭森林公园里骑马游玩游客在息烽县潮水河上戏水

    游贵阳 享清凉
  • 07月14日花溪区大力发展农业生态旅游
  • 07月09日威宁高原生态旅游亮点马铃薯花
  • 06月24日贵州凤冈县:力推有机茶生态旅游
    06月24日 贵州凤冈县:力推有机茶生态旅游

    记者近日从凤冈县旅游局获悉,今年1—5月,贵州省遵义市凤冈县接待中外游客102万人次,旅游收入7160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34%和146%。凤冈县茶文化生态旅游已成为贵州旅游新热点。据了解,凤冈县地处重庆-遵...

    贵州凤冈县:力推有机茶生态旅游
  • 05月07日重庆江津四面山香山农家乐
    05月07日 重庆江津四面山香山农家乐

    四面山为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人们提供一个生态旅游回归大自然的理想去处,当工作劳累之余,来四面山小住几天,一尘不染的山风和晶莹清透的湖水,将为你们消除疲劳,如游如画的天然美景,将为你们陶情冶性,净化心灵...

    重庆江津四面山香山农家乐
  • 04月30日大年陈乡外地“取经” 助推新农村建设
  • 04月28日大年陈乡外地取经推农村建设
    04月28日 大年陈乡外地取经推农村建设

    4月23日--25日,大年陈乡党委、政府组织部分干部和部门负责人先后到寿光、东营、滨城、邹平等地参观学习,重点参观学习了小城镇及新农村建设、生态旅游及农家乐建设等。参观团一行先后到了惠民县李庄镇、滨城区滨...

    大年陈乡外地取经推农村建设
  • 04月27日林芝生态旅游
    04月27日 林芝生态旅游

    2009年以来,以生态旅游为突破口,林芝旅游业迎来开门红。1至3月份林芝地区接待国内外游客7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4%,旅游收入3600余万元,同比增长20%。资料图片:图为旅游景点的服务人员向游客表演富有民族特色的...

    林芝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