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棚气害的诊断与防御
温棚气体发生的原因
在温棚栽培中,会造成危害的常见气体有氨气、亚硝酸气体、二氧化碳气。氨气主要产生于鸡粪、尿粪、碳酸氨铵的分解及土壤中的大量积累。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主要在严寒时期,燃煤加温未能适时换气通风,使二氧化碳气体在温棚内积累过多。另外温棚使用的塑膜内含增塑剂和稳定剂,在使用中也会散发出有毒气体,同样会对蔬菜造成危害。
常见有毒气体的识别
氨气对蔬菜的危害多发生在外测叶片上,尤以新叶为甚,受害叶端产生水浸状斑,并逐渐萎蔫变黑枯死。亚硝酸气害常发生于中部叶片上,受害叶脉出现明显的点状、块状或片状的白色或褐色伤斑,叶绿体被破坏,蔬菜组织脱水,严重时整个叶片变成绿色网状骨架后枯死。塑膜散发的气体危害时,蔬菜叶片失绿、黄化、变白,甚至植株皱缩干枯而死。
温棚气害的防御措施
(1)合理施肥。温棚氮肥的施用应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追施氮肥应少量勤施,施后覆土,并结合浇水。一般不要施用碳酸氯铵,非施不可时也要加水液施。
(2)适时通风换气。低温季节要谨防温棚长期封闭,在确保蔬菜对温度要求的前提下要尽量多通风换气,尤其是追肥后的前几天。
(3)选用无毒膜。应选用乙烯合成材抖制成的树脂膜,避免使用掺入较多增塑剂的产品。
(4)加强管理,及时中耕松土,保持温棚蔬菜根系正常生长,确保菜株健壮,以增强其对有毒气体的抗性。
(5)在用火提温时,最好采用火道加温,把废气直接排到温棚外。
另外,平时应用pH试纸经常测试棚膜水滴的酸碱度,进行气害预测。当pH值在4.5以下时,说明棚室内已产生了对蔬菜作物有害的亚硝酸气体,要及时防御。
原为我国北方地区温室中的一种害虫,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塑料大棚等保护地生产迅速发展,其分布地区逐渐扩大。除为害温室和大棚甜瓜、西瓜外,寄主植物已达70科270种植物,如黄瓜、番茄等多科蔬菜及其他多种作物。
藤稔葡萄在近成熟期、裂果、烂果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甚至达30-50%的经济损失。针对裂果问题,笔者通过十多年的栽培经验,总结出防治藤稔葡萄后期裂果的主要措施。 一、造成裂果的原因 1、种性问题。⑴由
粉蝶幼虫叫菜青虫,以幼虫为害,1至2龄幼虫咬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的表皮,随虫龄增加食量,5龄幼虫为暴食期,把叶片吃成孔洞、缺刻,甚至仅剩叶脉和叶柄,最好把幼虫消灭在3龄以前,采用Bt乳剂、粉剂(苏云金杆菌)500至1500倍液,在气温20摄氏度以上时喷雾,或用生物肥皂
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平菇、银耳、黑木耳、皱环球盖菇、滑菇、松菇等20余种。近几年,食用菌栽培更是成果可喜,但据栽培户反映,时常有食用菌病虫害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现介绍八种病虫害的防治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