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9-06-15 所属栏目:病虫害防治 热度:℃
如何防治晚稻后期治飞虱
近些年来,晚稻后期褐飞虱的防治可谓防不胜防,如果抓不好几个技术要点,尽管农药打了多次,还是控制不住,这中间主要还是几个问题没有抓住,值得引起重视。
看虫情定防治在30℃左右情况下,完成一个世代大致需要30天左右,其中卵产下后到孵化成若虫大致需要9天,从若虫长出成虫(共5个龄期)大致需要15天。田间突然出现较多成虫,它们都是刚迁入的,数量不是很大时,短期内造成的为害也不会很大,而等这些成虫产下的卵孵化成若虫,至少需要7天左右,考虑到晚稻再过几天就要破口,可以结合打破口药(这次药不能少)防治其他害虫,使用较高剂量的毒死蜱等农药防治。这样既能有效地防治田间褐飞虱成虫和若虫,又能省药节本。造成晚稻飞虱寄顶倒伏死禾,主要是稻飞虱高龄若虫群集在晚稻上造成的。在大量发生时,一般在10天以上的集中为害便可发展到“穿顶”死禾程度,如果收获期在10月中旬以后的田块,若虫量达到防治指标,仍要及时用药防治,否则会对产量造成大的损失。
看虫量定防治晚稻后期褐飞虱多代重叠,可见到多个发生高峰,最好抓好若虫的发生期,一般常把常规稻每百蔸禾有1至2龄若虫1000-1500只,杂交晚稻每百蔸禾有1至2龄若虫1500-2000只为适宜的防治指标。另外,晚稻对褐飞虱具有一定的耐害能力,在前期防治控制得好的情况下,到后期田间有少量褐飞虱发生时,水稻生长发育一般不会受影响,其防治指标一般为每百蔸1000头,也就是每蔸禾有10只左右,离收获期不远的晚稻,茎秆等组织老化,耐为害的能力更强,防治指标还可适当放宽,如果田间褐飞虱数量不是很大,可以不用药防治,如果后期高龄若虫和成虫数量大,可以放干田水后用敌敌畏拌毒土熏蒸灭虫,见效快,可迅速控制其为害。
选对农药品种目前噻嗪酮和吡虫啉防治褐飞虱,因连续多年使用,已产生了抗性,给防治带来了困难,在高抗区不宜使用,而应改用氟虫腈、异丙威、毒死蜱、敌敌畏、丁硫克百威、乐斯本、噻虫嗪等对褐飞虱没有产生抗性的农药,并且注意交替使用。防治时间最好抓住低龄幼虫期用药。而使用敌敌畏,主要在后期应急使用,而不用于早中期,防止敌敌畏杀伤褐飞虱的天敌。近年来,各地筛选了不少适合本地防治褐飞虱的药方,可有选择的使用。
改进用药方法喷药防治褐飞虱时,用药期用水量要足,小机动喷雾每亩要求用足50公斤水,大机喷射每亩不少于125公斤水。用药田间一定要保持水层,并保持2-3天,有利于提高防治效果,而且在喷药时应注意由褐飞虱密集局部区域,增加用药量,并注意由密集区的外围向内喷药,防止褐飞虱向外逃逸。另外,这几年都习惯在发生年份,关键时期使用敌敌畏熏蒸灭虫,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使用敌敌畏不提倡用喷雾法,而使用毒土法熏蒸,但敌敌畏在高温下挥发快,一般选在上午使用,夜间温度降低,则药物的挥发性较弱,防治效果相对较差。
原为我国北方地区温室中的一种害虫,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塑料大棚等保护地生产迅速发展,其分布地区逐渐扩大。除为害温室和大棚甜瓜、西瓜外,寄主植物已达70科270种植物,如黄瓜、番茄等多科蔬菜及其他多种作物。
藤稔葡萄在近成熟期、裂果、烂果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甚至达30-50%的经济损失。针对裂果问题,笔者通过十多年的栽培经验,总结出防治藤稔葡萄后期裂果的主要措施。 一、造成裂果的原因 1、种性问题。⑴由
粉蝶幼虫叫菜青虫,以幼虫为害,1至2龄幼虫咬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的表皮,随虫龄增加食量,5龄幼虫为暴食期,把叶片吃成孔洞、缺刻,甚至仅剩叶脉和叶柄,最好把幼虫消灭在3龄以前,采用Bt乳剂、粉剂(苏云金杆菌)500至1500倍液,在气温20摄氏度以上时喷雾,或用生物肥皂
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平菇、银耳、黑木耳、皱环球盖菇、滑菇、松菇等20余种。近几年,食用菌栽培更是成果可喜,但据栽培户反映,时常有食用菌病虫害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现介绍八种病虫害的防治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