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大樱桃的主要病害有哪些
花腐病 花瓣及柱头受侵染时先发生褐色斑点,渐渐蔓延至花萼和花梗,花器随即变褐枯萎。天气潮湿时,病花迅速腐烂,表面出生灰霉。如天气干燥,则萎蔫干枯,病花残留在枝上久不脱落。
褐腐病 主要危害果实,也为害花、叶和新梢,在果实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其小以生长后期及贮藏期受害最严重。病果初期发生褐色圆形病斑,以后迅速扩展至全果,被害部分果肉深褐、湿腐,在病部表面出现灰褐色霉丛,严重时全果腐烂,水分散失干缩成为僵果。
以上两种病害的病菌都在僵果或病枝溃疡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随风传播,病菌从伤口处侵入。温度20-25℃、多雨多雾的天气有利此病发生。
病菌进入花器后借芽管侵入柱头或蜜腺。花期遇雨而气温较低时,易发生花腐病。褐腐病病菌能从无伤处侵入健果,在贮藏期中继续传染为害。贮藏期如遇高温潮湿的条件,则损失加重。
丛枝病 在新梢生长期发生,不定芽大量萌发,枝条丛生。多数新梢叶片小,叶肉肥厚,卷曲,造成早期落叶,病部有灰白色粉状物,以菌丝体在病梢越冬。
疮痂病 主要危害果实。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暗绿色圆形小斑点。其后逐渐扩大,直径可达2-3毫米。病重时,斑点聚合,果面粗糙,至果实成熟时,病斑变紫黑色或红黑色。病菌的侵染只限于表皮,病部停止生长,随果实增大,病果往往龟裂。
疮痂病的病菌以菌丝在枝梢的病部越冬,翌年4至5月产生新的分生孢子,经雨水或雾进行传播,在2-32摄氏度情况下,孢子均可萌发,其中20至27摄氏度萌发量最大。病菌侵染后,潜伏期很长,一般在40至70天。凡多雨潮湿的年份和地区,定植较密的果园发病严重。
穿孔病 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初为水浸状小斑点,扩大后成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紫褐色至黑褐色,以后病斑干枯,边缘发生一圈裂变,易脱落形成穿孔。
穿孔病病菌发育适温为24至25摄氏度,在枝条组织内越冬,翌春随气温回升和树体组织内糖分的增加,潜伏的病菌开始活动,形成病斑。开花后,病菌从病组织溢出,借风雨和昆虫传播。一般于5月发病,温暖、雨水频繁或多雾、树势弱、排水不良、通风透光性差,偏氮的果园发病较重。
根癌病 在根颈部或根部其它部位发生癌瘤。初为灰白色,内部松软,后增大变揭,表面粗糙不平,导致树势生长衰弱,叶小黄薄,新梢生长不良。病菌由伤口侵入。
干枯病 多在土面以上10至30厘米处发病。病斑长椭圆形,黑褐色的皮层变红褐干腐,木质部表层变褐色,后病部凹陷,严重时造成树木枯死。干枯病病菌在被害枝条上越冬,借风雨传播。
原为我国北方地区温室中的一种害虫,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塑料大棚等保护地生产迅速发展,其分布地区逐渐扩大。除为害温室和大棚甜瓜、西瓜外,寄主植物已达70科270种植物,如黄瓜、番茄等多科蔬菜及其他多种作物。
藤稔葡萄在近成熟期、裂果、烂果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甚至达30-50%的经济损失。针对裂果问题,笔者通过十多年的栽培经验,总结出防治藤稔葡萄后期裂果的主要措施。 一、造成裂果的原因 1、种性问题。⑴由
粉蝶幼虫叫菜青虫,以幼虫为害,1至2龄幼虫咬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的表皮,随虫龄增加食量,5龄幼虫为暴食期,把叶片吃成孔洞、缺刻,甚至仅剩叶脉和叶柄,最好把幼虫消灭在3龄以前,采用Bt乳剂、粉剂(苏云金杆菌)500至1500倍液,在气温20摄氏度以上时喷雾,或用生物肥皂
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平菇、银耳、黑木耳、皱环球盖菇、滑菇、松菇等20余种。近几年,食用菌栽培更是成果可喜,但据栽培户反映,时常有食用菌病虫害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现介绍八种病虫害的防治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