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茎基腐病发生及其防治
一、发生特点:该病一般从灌浆至乳熟期开始发病,由下部叶片向上逐渐扩展,呈现青枯症状(即青灰色,似开水烫过),最后全株显症,很容易和健株区别。病株茎基部变软,内部空松(手捏即可辨别),遇风易倒折。植株根系明显发育不良,根少而短,变黑腐烂。该病在玉米连茬发病重,高温、高湿利于发病,雨后天气转晴,常出现发病高峰。矮秆、早熟品种和双穗玉米发病重。
二、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良种。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改造下湿地等,以增强玉米抗病性,创造不利茎基腐病发生的生态环境。不偏施氮肥,增施钾肥可明显降低发病率。3.适期播种:在保证增产的前提下,避免过早播种,使玉米感病阶段避开适宜发病的气候条件。4.实行轮作:坚持每1-2年轮作倒茬一次,深翻土地,清除病残株,秸秆肥充分发酵后再施用,减少土壤菌源量。5.及时防治玉米螟、粘虫等害虫,减少茎基腐病发生。6.发病初期可及时喷一些杀菌剂加以控制。如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50-100倍喷雾,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50-100克喷雾。
原为我国北方地区温室中的一种害虫,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塑料大棚等保护地生产迅速发展,其分布地区逐渐扩大。除为害温室和大棚甜瓜、西瓜外,寄主植物已达70科270种植物,如黄瓜、番茄等多科蔬菜及其他多种作物。
藤稔葡萄在近成熟期、裂果、烂果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甚至达30-50%的经济损失。针对裂果问题,笔者通过十多年的栽培经验,总结出防治藤稔葡萄后期裂果的主要措施。 一、造成裂果的原因 1、种性问题。⑴由
粉蝶幼虫叫菜青虫,以幼虫为害,1至2龄幼虫咬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的表皮,随虫龄增加食量,5龄幼虫为暴食期,把叶片吃成孔洞、缺刻,甚至仅剩叶脉和叶柄,最好把幼虫消灭在3龄以前,采用Bt乳剂、粉剂(苏云金杆菌)500至1500倍液,在气温20摄氏度以上时喷雾,或用生物肥皂
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平菇、银耳、黑木耳、皱环球盖菇、滑菇、松菇等20余种。近几年,食用菌栽培更是成果可喜,但据栽培户反映,时常有食用菌病虫害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现介绍八种病虫害的防治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