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大豆栽培及病害防治要点(3)
5、补充微量元素。大豆生长所需要的微量元素肥料主要有钼、锰、锌、硼、镁等,这些元素在大豆植株中含量很低,但它们对各项生理功能的作用极为重要。微量元素可促进大豆的正常生长发育,增加大豆产量和改善品质。适当的补充微量元素是一项经济有效的增产方法。如大豆常用的微量元素钼酸铵,施钼可增产百分之5到20(除冲积土外),在白浆土上增产效果最显著,其次为黑土、砂土和黄土。但施用量过多,易造成植株中毒。在生产中,一般可以通过测土平衡施肥、采用含微量元素的种子包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用微肥拌种以及叶面喷施,均可有效预防微量元素缺乏症。
预防缺硼症:每亩用1公斤左右的硼砂或硼酸溶液作基肥,或用百分之0.1到0.2%硼砂或硼酸溶液50公斤在大豆分枝期喷施。
预防缺钼症:用钼酸铵拌种或叶面喷施,均可预防缺钼症。如1克钼酸铵加水40克可拌大豆种子1公斤,或在大豆分枝期每亩用百分之0.01至0.1%钼酸铵溶液25至3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
预防缺锌症:一是硫酸锌拌种,用量为1公斤种子2至4克,拌种前先用少量水将硫酸锌溶解;二是基施,硫酸锌施于种子下或种子旁,每亩豆田施入硫酸锌1公斤;三是叶面喷施,可于分枝期前进行,浓度为百分之0.01至0.05硫酸锌溶液50公斤。
预防缺锰症:一是硫酸锰拌种,用量为每公斤种子4到8千克;二是基施,硫酸锰用量为每亩2公斤;三是叶面喷施。可于分枝期前进行,百分之百分之0.05至0.1硫酸锰溶液50公斤。
以上叶面喷施均为每亩的用量。
原为我国北方地区温室中的一种害虫,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塑料大棚等保护地生产迅速发展,其分布地区逐渐扩大。除为害温室和大棚甜瓜、西瓜外,寄主植物已达70科270种植物,如黄瓜、番茄等多科蔬菜及其他多种作物。
藤稔葡萄在近成熟期、裂果、烂果现象比较严重,有的甚至达30-50%的经济损失。针对裂果问题,笔者通过十多年的栽培经验,总结出防治藤稔葡萄后期裂果的主要措施。 一、造成裂果的原因 1、种性问题。⑴由
粉蝶幼虫叫菜青虫,以幼虫为害,1至2龄幼虫咬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的表皮,随虫龄增加食量,5龄幼虫为暴食期,把叶片吃成孔洞、缺刻,甚至仅剩叶脉和叶柄,最好把幼虫消灭在3龄以前,采用Bt乳剂、粉剂(苏云金杆菌)500至1500倍液,在气温20摄氏度以上时喷雾,或用生物肥皂
在我国栽培面积较大的食用菌有蘑菇、香菇、平菇、银耳、黑木耳、皱环球盖菇、滑菇、松菇等20余种。近几年,食用菌栽培更是成果可喜,但据栽培户反映,时常有食用菌病虫害发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现介绍八种病虫害的防治简法。